根據“組工干部在基層”活動安排,調研組走進金新街道轄區(qū)內村(社區(qū))開展調研?;仡櫿{研歷程,收獲頗多,細細梳理,可以歸納為調研路上的“一二三”。
“一”是一條主線貫穿始終。村書記們在介紹今年重點工作時,話語間滿是對人民生活的關切:“我們正在推進金興路農民城段路燈增設工作”“我們今年計劃翻新老舊籃球場”“我們在著力打造一個500多平的居民娛樂陣地”……樁樁件件,都緊扣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。社區(qū)環(huán)境改善、水電管道維修、鄰里糾紛化解等這些看似瑣碎的“小麻煩”,卻是村干部們每天忙碌的主戰(zhàn)場。基層善治的密碼就在解決這些“小麻煩”當中,這些細微事務雖小,但都是老百姓心中的“大事情”,只有將這些一一妥善解決,才能走進百姓心里,贏得百姓信任。“家事國事天下事,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是頭等大事”,解決好老百姓身邊的點滴小事,絕非簡單的事務性工作,它如同一根紅線,串起千萬家,讓干群關系更加緊密。
“二”是兩種方法行之有效。其一是黨建引領。走訪發(fā)現,村(社區(qū))黨組織戰(zhàn)斗堡壘作用發(fā)揮較為明顯。以華山社區(qū)為例,社區(qū)黨總支打造華山論“踐”踐初心黨建品牌,將黨的政策方針轉化為具體的工作實踐,構建起上下貫通、左右閉環(huán)的為民服務機制。其二是多方共治。村(社區(qū))積極探索并實踐多方參與的治理模式。碧華社區(qū)借助“雙報到雙服務”平臺,加強與機關部門的溝通對接,引入機關力量參與社區(qū)治理;獅子橋村推出“一問二領三評議”機制,引導群眾深度參與到村居治理當中;華山社區(qū)以紅色物業(yè)管理為核心,聯合轄區(qū)共建單位、轄區(qū)企業(yè)以及志愿服務團隊等多方力量,有效破解社區(qū)治理諸多難題,基本實現“矛盾不上交、化解在基層”。這兩種方法為基層治理注入強勁動力。
“三”是三把鑰匙解鎖難題。“有事就打12345”是人們耳熟能詳的便民服務口號,但一些“無厘頭”“越界”訴求卻給村(社區(qū))帶來沉重負擔。針對村(社區(qū))“12345”熱線工單處理壓力大的問題,調研組以“解剖麻雀”的態(tài)度,充分發(fā)揮組織優(yōu)勢,通過實地走訪相關部門,協同多方積極推動問題解決。復盤這次調研可以發(fā)現,調研始于“調”重在“研”落在“用”,需用好三把“鑰匙”。一是帶著“顯微鏡”研究。要避免“調而不研”,多深入一線、多實地研究,把問題根源剖析透徹,才能把對策提準提實。二是發(fā)揮“粘合劑”作用。面對問題,要暢通溝通渠道,打破部門壁壘,凝聚各方智慧和力量,協同破解難題。三是強化“指南針”思維。調研不能止步于當下,更要立足全局,著眼長遠,緊扣群眾需求與基層實際,將零散的調研成果轉化為長效機制,更好地惠及群眾。